《华夏时报》今日报道:相比以往正常的三四千万吨港存量,截至5月15日全国港口港存铁矿石高达7922万吨,创我国港存矿的最高纪录。
5月2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就港口铁矿石库存量过高,终于发布了控制铁矿石超量进口的通知。而在发改委疏通令正式下发前,作为国内第三大铁矿石运输港口,天津港已率先领会了管理层旨意,迅速将港口堆存费进行了大幅调整,最高上调了3倍。
然而,根据本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获悉,由于各个港口的自身状况不尽相同,天津港一己热情,并未得到其他港口的积极响应。
同时,由于外运的铁矿石数量急遽增加,原本就已紧张的运力加速吃紧。“很难弄到车皮。”唐山瑞丰钢铁有限公司供应处一位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青岛港日照港尚在观望
由于长协矿和贸易矿比例不同,各个港口面对疏通令,表现出了不同的姿态。
“这几天正在研究如何调整,毕竟我们跟天津港不一样。”5月28日,作为中国铁矿石运输第一大港,青岛港铁矿石部一位负责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我们的客户大多数是长协矿,贸易矿非常少,所以不好调整。”
数日前,天津港率先向客户警示,6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港口堆存费——储存时间在90天以上,铁矿石堆存费为每吨每天0.40元,60~90天的堆存费为每吨每天0.20元,60天以下堆存费为每吨每天0.10元,30天内不收堆存费。
这让天津开发区琦晟矿产进出口贸易公司总经理刘桐和非常郁闷。他告诉记者,与以往相比,天津港之前90天以上的铁矿石堆存费只有每吨每天0.10元,90天以内几乎不收费。其所在的公司每年进口铁矿石200多万吨,如果200万吨的铁矿石平均在港堆存时间为2个月,那么他每年将为此多支付1200万元,这是任何一家贸易商和钢铁公司都无法承受的。
而据一位长期研究港口的研究员介绍,由于各个港口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表面上看,港口提高了堆存费可以提升业绩和利润,“但是没有人敢保证,大幅提高堆存费后,不会流失客户”。
日照港面临同样的难题。5月28日,日照昱桥铁矿石装卸有限公司一位高层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方案还没制订出来,我也不方便跟你说什么,毕竟我们现在还没有正式接到上面的通知,如果通知下来,我们肯定会认真执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