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来自《华夏时报》的报道:因由复杂经济环境因素,持续火热的钢铁冶金业开始出现冷却迹象。
年产钢650万吨规模的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南钢),在2007年中国重点钢铁企业排名中产量虽然排第20位,利润却排到第八位,吨钢利润更是排第四位。就是这样一个效益比一般的千万吨以上的大型钢企还要高的中型钢企,在目前钢铁市场拐点的大环境里也有些支撑不住了。
9月3日,在由联合金属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钢铁原燃料市场高峰论坛上,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下称南钢)总经理杨思明向本报记者透露,预计所有长材大幅亏损,南钢将被迫减产10%应对危局。
而在上下游的共同挤压下,限产减产也已不再是中小型钢铁企业的独门功夫,大型钢铁企业也被迫采取措施。多位消息灵通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宝钢也开始秘密减产,唐钢、武钢等大型钢铁企业也纷纷以检修的名义加入到减产的队伍当中。
南钢实际减产三成
事实上,如果按照最佳效益进行减产,此次南钢的减产比例并不止10%,而是30%。
“公司内部做过一个测算,在当前的市场行情中,如果规模减产30%,企业会达到一个最佳效益。”杨思明表示,“但是我们不能减产30%,我们必须考虑长期客户的问题,以及市场占有率,综合各方因素,公司决定减产10%。”
受益于钢材价格接连上涨的因素,今年前7个月,南钢产钢363万吨、铁320万吨、钢材333万吨,利润达到了23亿元。杨思明表示,尽管从7月份起钢材价格急剧下跌,但南联钢7月份利润仍然高达4亿多元,8月份利润预计达到3亿元以上。
南钢为复星集团和南钢集团重组建立的合资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复星集团的大采购平台优势开始显现。据杨思明介绍,在2007年初海运费上涨之前,南钢即已签订运输合同,为南钢节约运费上亿元。与此同时,2007年南钢在矿价大涨之前加大库存量,也取得可观的效益。
“南钢的产品结构不错,板材的比例高,这也是它效益好的主要原因。”据联合金属网研究中心分析师张平介绍,南钢的产品结构为型材占1.6%,棒线材占33.9%,中厚板占50%,带钢占10.5%。
复星集团的大采购平台优势,无法弥补钢市低迷导致的亏损。
杨思明透露,此次减产的产品主要为普材,普材亏损面比较大,“普遍亏400多元/吨,高的甚至达到800元/吨”。
亏损始自今年6月,而且此轮的钢价下跌近乎戏剧性。
“就一个月的时间,6月之前,钢价接连上涨,销售状况也不错,但是进入6月份后,突然就不行了,有的产品甚至跌了1000多元/吨。”张平说。
宝钢加入减产阵营
中型钢企危难之际,大型钢企的日子也不好过。
就在杨思明宣布南钢减产消息当天,多位钢铁行业的消息灵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行业龙头宝钢也开始减产了,而且是秘密减产。
本报记者试图向宝钢集团人士证实此消息时,宝钢方面人士表示并未听说此事。而关于此次减产的产品类型以及幅度都未能获晓。
张平认为:“宝钢减产是有可能的,宝钢的普材尽管比例比较小,但是也有20%。”
由于普材的利润率普遍较低,即便是大型钢铁企业,目前也普遍处于亏损的边缘,即使部分企业盈利,也不会太多。
宝钢虽然没有明确向外界透露出减产的消息,但是与其处于同一级别的武钢、唐钢则率先宣布了“减产”消息。
据中国联合钢铁网钢材频道分析师牛巍介绍,武钢预计在9月中旬对冷轧生产线进行检修,为期10-15天,影响冷轧5万-6万吨产量。
“现在,钢铁企业尤其是大型钢企,普遍是以检修的名义进行减产。”牛巍说。
原计划2009年拆除的唐钢集团两座400立方米的高炉,也于今年提前拆除。据了解,两座高炉年产生铁40万吨,此前效益好的时候,两座高炉还在给集团贡献利润,如今却变成了包袱。
本报记者还获悉:沙钢8月上半月检修了宽厚板,影响了7万吨的产量;马钢的中板线检修了20天,相当于减产6万吨,马钢同时将在10月和12月对热边轧进行检修;莱钢也计划在10月对1500mm热轧生产线进行检修,相当于减产6万吨左右;太钢则在9月份进行检修,相当于减产13万吨。
钢材库存创历史新高
此次钢厂纷纷减产,与2005年的钢市景象相仿佛。
据张平介绍,2005年下半年,在钢材价格接连大幅下跌后,为了应对局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要求各大钢企集体减产5%。
但是今年的钢市与2005年有些不同,同样都是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2005年铁矿石协议价格上涨71%,今年则平均大涨85%。2005年上半年钢材价格接连上涨,而后开始下跌。“尽管当时钢材价格已经跌得非常低,由于当时原燃料价格相对较低,钢铁企业的利润仍然很高,钢铁企业当年是被迫减产的,减产效果并不好,没有多少家履行。”张平说,“今年则是钢铁企业主动要求减产,没有行政命令。”
那么钢企的减产比例到底有多少?“由于价格下跌太突然,而且钢厂减产的比例不同,声音不同,我们目前还无法判断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减产比例到底有多少。”张平说。
不过,从目前的钢厂库存量上依稀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张平提供的截至今年7月份的钢厂库存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钢厂库存比例持续增加,7月份的钢材库存比甚至高达125.6%,创历史新高。
邯郸钢铁集团销售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部分产品的库存积压的确比较严重。”
钢铁上游焦炭行业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河北省焦炭协会秘书长张伯春在对各大钢厂考察后得出结论——钢厂库存太多。基于此,张伯春告诉本报记者,由于下游的需求放缓,河北省焦炭企业减产将由8月份的30%-40%,提高到50%。
“需求放缓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张伯春悲观地说。
虽然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减产比例无法预测,不过有专家对小钢厂做出了一个停破产的比例预测。中国钢铁资源服务网负责人杨冰在长期跟踪调研后认为,可能会有20%-30%的民营钢铁企业将不堪成本、资金的压力停产、破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