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华夏时报的报道:一场争执不下的中澳铁矿石谈判,让铁矿石价格高企的商业想象和基于中国钢铁业现实分析后得出的后市看空的行业预测矛盾纠葛,也让贸易商和港口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行业协会与相关部门的疏导方案正待实施。
“公司在港口的近20万吨铁矿石已经存了3个多月没有出手,快转不动了。”5月20日,从事铁矿石贸易3年有余的李先生在日照港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些天我一直在日照、济南之间来回奔波。现在几乎所有的贸易商在港口都有存货,不是不想卖,而是价格太高,出不了手。”
“再这样下去,公司可能垮了。”身为济南一家铁矿贸易公司老板的李先生不无忧虑地说。
铁矿石压港近8000吨
“铁矿石压港问题现在很敏感。”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工作部宣传科科长锁旭升5月20日对《华夏时报》记者直言。
包括济南钢铁、莱芜钢铁在内的钢铁企业对铁矿石压港亦均讳莫如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济南钢铁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目前济钢在港口的铁矿石存货仅能满足一个月的生产需求。
“目前青岛港、日照港有时候卸船都卸不了。”上述人士表示,大部分囤积的是贸易商进口的铁矿石。
不仅青岛港和日照港,目前天津港、连云港等18个主要港口也已经出现铁矿石大量积压和堵港现象。据海关统计,1-4月份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5349万吨,同比增长15.2%。其中,4月份铁矿石进口量为4285万吨,较3月份增加717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国家发改委的消息则称,截至5月15日,我国港口铁矿石存量达到7922万吨,比年初增加50%以上,创下港存矿新高,并有上升趋势。而4月底,这个数字为6191万吨。
这个数字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此前我国已出现过铁矿石囤积港口的现象。据了解,2004年以来此现象曾多次发生,当时的铁矿石压港量是4000万吨。
“由于港口存矿严重积压,造成海运矿石船到港后待港时间已达7至10天,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影响运力的发挥。”青岛港一内部人士5月21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5月16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相关部委集体会商“压港矿”。会议提出,按1-4月进口铁矿石综合平均到岸价129.47美元/吨计算,港存矿占用资金总额已达102.6亿美元,加剧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1-4月进口铁矿石的超量进口,形成我国对进口铁矿石需求大幅增长的假象,也不利于国际铁矿石海运贸易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价格上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高还是低,大钢厂心中有底可双面下注,何况大型企业因自身场地限制有在港口设库存的惯例。而对于那些跟风豪赌85%价格涨幅的小贸易商来说,资金流的压力就非常大了。”李先生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