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上述中层干部告诉记者,企业承担的节能降耗指标任务非常重,两年来每年都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指标任务。“废水、废气、脱硫这些环保指标要完成则难上加难。”
6月11日,在河北钢铁集团成立的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政府相关部门官员透露,为了支持河北的“大钢企战略”,河北省将修订目前的《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向独一无二的大钢企发展,并着力打造沿海钢铁产业基地。此官员称,“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将大型整装的矿产资源优先配置给河北钢铁集团。
钢铁行业产业结构调整瞄准产业集中度。根据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到2010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钢铁企业集团钢产量占全国产量的比例要达到50%以上。
但是,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6年至今,由于国内国际两大钢铁市场需求旺盛,中小型钢铁企业迅猛发展,产钢100万吨以下的小企业(非中钢协会员)钢产量增速很快,增长量很大。
“产业布局应该与资源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供需、环境容量相适应。”中小型钢铁企业造成的资源紧张、能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都是产业集中度不高的伴生问题。通过与大型钢铁企业的重组合并,可以淘汰现有企业的落后和低水平产能,通过技术改造提升重组后企业集团的工业装备水平,优化产业结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曾预言,未来中国将形成五到六个超级钢铁集团:以宝钢为核心的东南部钢铁集团,以鞍钢为核心的东北钢铁集团,以武钢为核心的西南钢铁集团,以首钢、唐钢、邯钢为核心的华北钢铁集团,以济钢、莱钢为核心的山东钢铁集团等。
地方政府的动力何在?
“地方政府并没有组建大钢企的强大动力。”山西省某市一位主管工业的陈副市长告诉本报记者,组建大钢企,将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税收、财政、就业。
他认为,在中国,大中型钢铁企业绝大多数是国有全资或控股企业,国家是企业的所有者,中央政府是出资人。从理论上讲,只要国家下决心,企业联合重组应当是容易实现的。但从全国来看,钢铁企业的管理体制很分散,企业出资人主要是各级政府,如果联合重组(特别是跨省市、跨地域联合重组)影响到出资人的收益,那么执行起来就会阻力重重。
目前很多国企之所以对外资并购颇感兴趣,究其原因,一是外资并购企业可以较快得到外方注入的资金;二是按照属地原则,外资并购后企业仍在当地纳税,不影响当地财政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