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上涨71.5%,2006年上涨19%,2007年上涨9.5%,今年创纪录地上涨96.5%。在国际大宗商品领域,铁矿石被比作“疯狂的石头”,一点也不为过。中国钢铁巨头宝钢在代表中国钢铁业参加国际铁矿石谈判的第一年扮演“陪太子读书”角色时,也绝对想不到如今会成为这一博弈中最重要的决定力量之一。今年的高额涨幅协议尘埃落定,铁矿石市场进入“后谈判时代”,其未来走向却是中国钢铁行业不得不思考的。
关键词1 马拉松式谈判
今年的铁矿石谈判进程之缓慢,可谓创下近十年来的纪录。谈判双方在去年10月进入预谈判之前,就已经开始互相摸底——8月中方钢铁企业组成代表团实地考察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必和必拓三大铁矿石供应商,为谈判做准备;而三大矿山也在公开场合表示,现货价格与长期协议价差过高,尤其是澳大利亚企业更直接拿运距“说事”,在谈判中谋求更高利益的企图表露无遗。与此同时,国外投行也纷纷发表报告预测价格涨幅将达到50%至70%。
正是在这种市场背景下,2008年铁矿石谈判拉开了序幕。
随着国内钢厂的集中采购,国际海运费在谈判期间不断上涨,印度现货矿随之暴涨,澳洲企业也放出风声:“如果谈判解决不了相关问题,将把部分增产货源向现货市场出售。”一系列不利因素纷至沓来,但更致命的打击却是来自于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去年10月向力拓提出的1400亿美元换股要约收购,而该并购案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业界所始料不及的,即力拓为了阻止必和必拓的收购,凭借其铁矿石产能高于必和必拓两倍的优势,在谈判中态度强硬,以谋取更大利益,导致了谈判规则被破坏。
谈判期间,三大矿山公司利用垄断地位频频施压,最终在今年2月由日本钢厂率先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了65%至71%的涨价协议,宝钢随后跟进。但澳大利亚两大巨头力拓、必和必拓对此并不认可,力拓更是直接提出了运费补偿的要求,使得谈判再度陷入僵局,直到6月末谈判几乎崩盘的情况下最终达成了涨幅高达79.88%至96.5%的亚洲价格。
对于今年的谈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公开表示,今年1-5月中国钢厂在国内铁矿石富余的情况下突击进口,以及力拓迫于并购追求更高价格,是中方没有预料到的。今年1-5月,中国国内自产的铁矿石增长了25%,满足高炉生产增长8.4%需要后,仍有富余。但就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钢厂仍然多进口了3100万吨铁矿石,造成了中国铁矿石的虚假需求,干扰了谈判。而力拓为了应对必和必拓的收购,不顾长远利益,只追求今年涨价,以铁矿石大幅度涨价来支撑股价,从而拒绝必和必拓的收购。
关键词2 卖家的逻辑
“同质同价,这就是澳洲企业要求海运补偿和更高涨幅的理由,因为澳矿与巴西长协矿、印度现货矿之间存在较大的价差,使得力拓、必和必拓的管理层面临着股东对提高业绩和盈利的巨大压力。”一位澳洲政府人士告诉记者,“这就好像在超市买牛奶一样,同样的产品,你不会因为这种牛奶产地远而愿意多掏运费花更多的钱购买。澳洲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企业会用180美元的价格去买一吨印度矿,用每吨130美元去买巴西矿,而只愿意出80美元来买澳矿?”
今年4月记者在澳大利亚考察时也发现,企业成本上升、扩产资金需求、人力短缺等经常被铁矿石企业提及。据记者了解,在西澳,一个矿山工人的年薪可以达到10万澳元以上,甚至超过悉尼、墨尔本等一些发达城市白领的收入。西澳洲首府佩斯的房价近三年更是由于矿业开发热而上涨了一倍多,在全澳洲仅次于悉尼。
4月,力拓集团和汉考克勘探公司合资生产的西澳洲荷普山第一船长协铁矿石运达中国交付鞍钢。汉考克勘探公司主席吉娜·莱因哈特女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澳洲矿业公司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预期,达到闻所未闻的程度。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不同,澳洲对待外来工人采取了短视的甚至是限制的态度,如此一来,澳洲很多基础设施以及采矿项目都深受其害。力拓CEO艾博年也曾谈到,力拓的一些项目可能最终不会上马,因为成本上升太快。这是澳洲铁矿企业首次在华直指目前澳洲矿业开发的软肋。
关键词3 买家的苦衷
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2.3亿吨,价值达305.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2.5%和117.3%。国内铁矿进口的无序与炒作,使得沿海港口进口铁矿库存创下了近8000万吨的天量,大量存货待价而沽。而这种现象近几年几乎都要上演,以至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不得不连续两年下文对铁矿石进行疏港。此外,中国巨大的铁矿现货交易市场在全球也是独一无二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贸易商的炒作外,钢厂倒卖长协矿进入现货市场也是存在的,这一点三大矿山也是洞若观火,因此在谈判桌上底气十足。虽然目前三大矿山的垄断在铁矿石贸易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归根结底是中国钢铁工业在过去十多年中的发展有所失衡,从而造成对上游资源的失控。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政府高层到企业,基本上都认为中国生产1亿吨钢铁就可以维持供需平衡,资源状况也比较充裕,当时的长协矿价格甚至高于现货矿,三大矿山在华的销售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中钢集团在澳洲合营的恰那铁矿需要冶金部给各个钢厂下达采购指标才能完成销售任务,进口矿当时根本没人稀罕。”武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正是基于这种指导思路,国家对钢铁业的宏观调控基本上是限制住了大企业的发展,而地方中小型企业及民营企业项目的上马却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及时控制,使得钢铁业在跨越式发展中集中度越来越低,中国钢厂的数量更堪称世界第一。在如此庞大的产能规模释放后,上游资源的掌控由于缺乏战略规划、政府指导和支持,使得国内钢铁原料市场无法支撑发展,进而转向国际市场,形成了目前对进口铁矿依赖度超过50%的不利局面。
“中国到底需要多少吨钢?”对于钢铁业的产业链失衡,政府已清醒地抓住其源头。就在宝钢与巴西淡水河谷达成铁矿价格协议后仅十天,国家发改委就召开了钢材需求调研座谈会,强调要做好我国钢材消费需求预测。发改委认为,我国钢产量已连续12年保持世界第一,连年的好形势使各地对钢铁行业发展的预期值一直处于高位,许多地区都在计划大规模投资钢铁项目,扩大产能。做好钢材需求预测,指导制定钢铁工业发展规划,对于钢铁工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4 价格谈判机制
随着力拓、必和必拓分别与宝钢、新日铁达成铁矿石上涨协议,最终在全球形成了两个铁矿石价格,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定价机制。对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仍有所保留,他认为,此次谈判仍维持了中方的两项基本原则,即绝对不允许出现专门针对中国的价格;要求维护现行的价格谈判机制,以离岸价作为结算价格。但是,中方也的确作出了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