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社在对矿山出资的过程中也扮演重要角色。早期,澳大利亚等地的铁矿石供应商通常要求日方在矿山开发项目中出资,这都是由干事商社代替钢铁企业来完成的。日本的商社一般采取少量入股方式,其余资金的来源则是由有政府背景的日本输出入银行作为干事银行,把各个城市商业银行组织起来,以协调融资团的方式出资。
日本学者的研究表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综合商社受到石油危机冲击,陷入不景气,而钢铁生产企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一背景下,综合商社逐渐淡化其作为日本钢铁企业进口代理商的角色,转而向面向全球市场的铁矿石供应商的角色转型。以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为例,1996年,该公司出资,获得了印度最大的私营铁矿石供应商SesaGoa公司51%的股权。2002年,三井物产与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建立战略联盟,2003年对淡水河谷的母公司帕莱帕尔公司投资一千亿日元,参股15%,从而一举获得了淡水河谷5%的间接控制权,并使三井物产成为继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之后,铁矿石权益在全球排第4的资源供应商。
综合商社如何主导矿山开发
面对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的局面,媒体常常建议中国企业前往海外收购矿山开发权。然而必须指出,获取权益仅仅是一个开端,长期协议能否带来效益,至关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矿山开发。这里以三井物产为例,看一看日本企业在签署长期协议、获取矿山权益后,是怎样对矿山进行开发的。
三井物产网站资料显示,三井物产为了强化与淡水河谷的战略联盟,动员了其全球各地在矿山机械、交通、物流等各方面的资源。其中包括:
三井物产机械本部建机产业体系事业部从中斡旋,介绍淡水河谷从日本小松制作所订购了推土机、大型自卸车、液压挖掘机等总计30台共约五千万美元的大型设备。矿山机械交易中,设备维修、维护、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十分关键。三井物产正是凭借与小松制作所多年来的合作关系,促成了此笔交易。
三井物产的生活方式事业本部物资部,则在三井物产的巴西、美国分公司协助下,于2003年开始向淡水河谷提供日本普利斯通和美国费尔斯通公司生产的装载能力为二百四十吨的超大型卡车用轮胎。物资部为此派遣专职人员前往淡水河谷的矿山常驻,对轮胎寿命数据与库存信息进行管理,物资部轮胎工程师还数次前往当地,培训管理人员,强化管理体制。2004年,淡水河谷60%的大型轮胎都由三井物产提供。
三井物产的物流本部物流事业部参与了淡水河谷的巴西内航集装箱运输业务。巴西国内物流距离长,对于国内航运的需求极其旺盛。为此,淡水河谷让其海运子公司的内航集装箱运输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三井物产的物流本部获取了新公司21%的股份,并利用在日本集装箱内航上长年积累的经验,协助该公司进行管理,还向其介绍了集装箱外航海运的客户。
|